advertisement

許多父母都心大心細想生第二胎,讓小朋友由細到大可以互相陪伴成長,但兄弟姊妹之間能否有緊密互動,又未必如預期想像中那樣。育有兩名兒子的黎諾懿,日前就分享大佬與細佬的日常片段,哥哥竟對怒火中燒的細佬無動於衷?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黎諾懿與太太李潔瑩兩個仔仔分別6歲和2歲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短片當中,大哥小春雞與細佬小冬牛排排坐睇電視,細佬似乎對大佬看得入迷的電視節目毫無興趣,想拿大佬手上的遙控器轉台。已進入電視世界的大佬,一手將遙控控器拿走,不讓細佬得逞;細佬無計可施之下,先嗌媽咪、再嗌爸爸,誓要將遙控器拿到手。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大佬拿著遙控器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,細佬小冬牛不喜歡,即刻「嬲爆爆」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拿不到哥哥手上的遙控,細佬開始「諗計」突圍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第一時間找媽咪幫手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找不到媽咪,細佬好識變通,去找爸爸幫他出頭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A post shared by (@) on

6歲的小春雞與2歲的小冬牛排排坐,一個談定、一個激動,不過對哥哥「冇符」的細佬也情急生智,呼叫父母幫自己一把。有生二胎以上的新手父母也會感受到,即使孩子年齡相仿,智商情商也有很大差別。有說第一胎比較聰明;有說第二胎永遠最識做人,到底有沒有根據?

 

「出生台階效應」首胎孩子平均智商高3分

「出生台階理論」的研究顯示,首胎寶寶智商可能更高,但弟弟妹妹或許更富有挑戰和拼搏精神,後天的環境和培養其實更加重要。

在「出生台階理論」研究過程中發現一種「出生台階效應」:發現第一胎在各方面的表現,普遍比第二胎更出色。後來一批挪威研究人員發表的報告顯示,在同一個家庭中,頭生子女比下一個平均智商,比第二胎孩子高約3分。

研究人員發現,之所以得出這個結果,與胎兒生理構造關係不大,首胎智力較高,多是與後天因素有關,當中包括生頭一胎比較小心翼翼、投放資源較多等。研究人員亦認為,這可能是因為頭一胎出生的哥哥姐姐,在生活中要帶領和看護弟弟妹妹,擁有更多生活經驗,經常需要解決困難、靈活變通,相較可以依賴兄長的弟妹,自自然然較醒目。但上推論與述結果,都是期於抽樣調查的數據,每個家庭的背景、投放資源、時間都不同,最後誰能進入更好的大學、誰的人生會獲得更大的成就,卻是完全未知之數。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好多人話頭一胎比第二胎聰明,大家認同嗎?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二胎要識變通與哥哥姐姐爭寵

另一項研究則顯示,與先出生的哥哥姐姐相比,後出生的孩子在身高體重方面都處於劣勢,他們受到的關注也較少。

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只要父母能夠給予足夠支持與愛護,一定可以為孩子鋪排出美滿人生。(圖片來源:IG@lokyilai)

不過,這卻使他們養成了自由開朗的性格。弟弟妹妹們由此更富於挑戰和拼搏精神,因為他們要盡力扭轉「重大輕小」的局面。所以「出生台階」理論終歸不是萬能的,家庭狀況、子女數目等等情況,都會影響這個理論的準確性。因此,家長只要用心關愛、照顧自己的每一個孩子,孩子自然更加優秀出眾,調查結果絕不反映孩子的宿命。